1. 资源中心
  2. Protocols
  3. 分子生物学专题
  4. 双荧光素酶实验
  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Materials Required

• 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片段
• 海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片段
• 载体质粒
• 质粒构建耗材
• 细胞转染耗材
荧光素 (12591A)
腔肠素 (HY-18743)
• 亮度计

原理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是以荧光素 (luciferin) 为底物来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 (Firefly Luciferase) 活性的一种报告系统。荧光素酶可以催化荧光素氧化成 oxyluciferin,在荧光素氧化的过程中,会发出生物荧光 (bioluminescence),可通过荧光测定仪设备测定,常应用于 miRNA 靶基因验证及启动子转录活性调控等方向研究。双荧光素酶通常是指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海肾荧光素酶 (Renilla Luciferase) 可 ATP 非依赖性地氧化腔肠素 (coelenterazine) 产生荧光,常用作双荧光检测的内参。

MCE 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 它们仅供参考。

实验步骤

1. 将双荧光报告基因构建入不同质粒或同一质粒中。

2. 将质粒转染入目标细胞。

3. 细胞培养一天后以冰冷 PBS 清洗一遍,加入 80-100 µL lysis buffer。

4. 冰上被动裂解 30 min。

5. 4 ℃,12000 rpm 离心 10 min。

6. 吸取上清 10 µL 于 luciferase 专用 96 孔板。

7. 依次加入50 µL Firefly Luciferase Buffer (FB) 与 50 µL Renilla Luciferase Buffer (RB)。

8. 亮度计下检测 550-570 nm 和 480 nm 的荧光强度。

基因编辑和培养方法请在本站内查询相关实验方案

注意事项

1. 需加入足量底物,保证底物的饱和,否则会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很大偏差。

2. 室温反应。反应时各个组分(细胞裂解产物,底物工作液等)都需要调整到室温。

3. 荧光素酶的半衰期一般约 30 min,加完底物后可立即检测,尽量在 30 min内完成。

4. 底物避光密封保存,萤火虫荧光素酶底物 -20 ℃ 保存;海肾荧光素酶底物推荐 -80 ℃ 保存。

5.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的检测结果非常灵敏,复孔之间的数值有一定差异是正常的,一般认为在同一个数量级的差异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