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源中心
  2. Protocols
  3. 细胞生物学专题
  4. 细胞迁徙
  5. 细胞迁移

细胞迁移实验方法

原理

细胞迁移是指细胞在接收到迁移信号或感受到某些物质的梯度后而产生的移动。细胞迁移为细胞头部伪足的延伸、新的黏附建立、细胞体尾部收缩在时空上的交替过程。细胞迁移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多步骤过程,协调胚胎形态发生;有助于组织修复和再生;并导致癌症、智力低下、动脉粥样硬化和关节炎等疾病的进展。迁移细胞高度极化,具有复杂的调控途径,在空间和时间上整合其组成过程[1][2]

MCE 尚未独立证实这些方法的准确性。 它们仅供参考。

实验步骤

1. 细胞密度为 1×105 细胞/孔于 24 孔板中。在 5% CO2、95%湿度、37℃ 条件下培养细胞。

2. 转染 6 小时后,用 P-20 移液器吸头沿每个孔的中线画一条直线,并确保孔之间画线的宽度大致相同。

3. 弃去培养基,PBS 洗两次,加入新鲜培养基。

4. 显微镜下拍照,记录细胞间距,即画线的宽度,记录时间点为 0 h。

5. 使用 Nikon Ti-S 荧光显微镜每 12 小时拍照一次,持续 48 小时。

6. 使用 Image-Pro Plus 软件测量各时间点的细胞间距。

7. 通过统计分析分析细胞迁移率。

注意事项

1. 细胞铺板前看细胞的状态和生长速度决定细胞的铺板数量。

2. PBS 冲洗时要贴壁加入,避免冲掉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