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应该如何测量脂质纳米颗粒 (LNP) 给药后的递送效率?
A:
为了测量脂质纳米颗粒 (LNP) 给药后的递送效率,首先在 LNP 中使用 FLuc mRNA(萤火虫荧光素酶 mRNA)等报告系统。将含有 FLuc mRNA 的 LNP 施用给动物后,采用体内成像系统 (IVIS) 来量化生物发光。对于实际应用,例如蛋白质或抗原表达,进行检测以测量针对抗原的表达蛋白或免疫球蛋白 G (IgG) 的水平,同时分析其他相关参数。
Q2:脂质纳米颗粒 (LNP) 可以封装哪些不同的药物?
Q:
脂质纳米颗粒 (LNP) 可以封装哪些不同的药物?
A:
理论上,脂质纳米颗粒 (LNP) 利用较低 pH 值下带正电的可电离脂质与带负电荷的核酸之间基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这使得 LNP 能够封装各种类型的核酸,包括 mRNA、mRNA/sgRNA、siRNA、miRNA、ASO 和 pDNA。然而,根据配方工艺和有效载荷的大小,可能需要对反应胺与磷酸盐 (N:P) 的比例进行一些优化,以提高包埋效率。
Q3:脂质纳米颗粒 (LNP) 的理想粒径范围是多少?
Q:
脂质纳米颗粒 (LNP) 的理想粒径范围是多少?
A:
脂质纳米颗粒 (LNP) 的理想粒径范围通常在 50 至 200 纳米 (nm) 之间。该大小范围最适合高效递送和细胞摄取治疗剂,例如 mRNA 或 siRNA。较小的颗粒(在 60-120 nm 范围内)通常具有更好的循环时间,并避免免疫系统的快速清除,而较大的颗粒(接近 150 nm)可以增强有效载荷输送,但可能存在更快清除或潜在聚集的风险。然而,确切的理想尺寸可能会因具体的治疗应用和给药途径而异。例如:对于静脉内给药,通常首选较小的 LNP (60-120 nm) 以优化循环时间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免疫检测,而对于局部或肌肉注射给药,稍大的颗粒可能更容易接受。
Q:
脂质纳米颗粒 (LNP) 的理想包封效率 (EE) 是多少?
A:
脂质纳米颗粒 (LNP) 的理想包埋效率 (EE) 通常在 75% 至 95% 或更高之间,具体取决于应用。高 EE 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 LNP 提供的有效载荷至关重要,可确保大部分核酸(mRNA、siRNA 等)或药物成功封装在纳米颗粒内。
Q:
脂质纳米颗粒 (LNP) 的理想多分散指数 (PDI) 范围是多少?
A:
脂质纳米颗粒 (LNP) 的理想多分散指数 (PDI) 范围通常低于 0.2。PDI 值接近 0 表示粒度分布更均匀,这对于确保 LNP 配方的一致输送、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mRNA 本身的质量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脂质纳米颗粒 (LNP) 的物理特性,例如大小、电荷或稳定性。然而,它会显着影响 mRNA-LNP 递送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功效。mRNA 质量会影响稳定性、翻译效率和免疫反应(毒性)。
Q:
mRNA 的质量会影响脂质纳米颗粒 (LNP) 的特性吗?
A:
mRNA 本身的质量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脂质纳米颗粒 (LNP) 的物理特性,例如大小、电荷或稳定性。然而,它会显着影响 mRNA-LNP 递送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功效。mRNA 质量会影响稳定性、翻译效率和免疫反应(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