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arning Centers
  2. 科学进展
  3. 蛋白电泳解决方案

蛋白电泳解决方案

传统手动灌胶在蛋白电泳实验中存在诸多不便,如操作繁琐、耗时耗力,且重复性差、结果波动大,还可能存在健康安全风险。针对这些痛点,MCE推出了GelHP系列预制胶,旨在帮助科研工作者提高实验重复性,节省实验时间,同时避免与有毒试剂的接触,助力您的研究成果更快见刊!

一、手动灌胶与预制胶的比较

分类 手动灌胶 预制胶
制备步骤
配置时间 长,大约1 h 无,即开即用
气泡生成率
漏胶风险
使用灵活性
重复性 低,批次差异大 高,批次间高度一致
安全隐患 高,接触有毒单体 安全,无需接触单体
成功率 人为因素影响大 高,稳定可靠
成本 试剂成本低,人力成本高 适中

二、预制胶体系分类

由于配置体系的差异,不同体系的预制胶在胶浓度、蛋白分离范围、适用蛋白体系等方面各有特点。如何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不同体系的预制胶呢?这需要综合考虑蛋白的分子量、实验目的以及电泳条件等因素来考虑。

分类 Tris-Gly体系 Bis-Tris体系 Tricine体系 Tris-Acetate体系
胶浓度 6%、8%10% 12% 15% 、 16%、 4–15% 4–20% 8–16% 8–20% 6%、 8% 10% 12% 15% 、 16%、 4–15% 4–20% 8–16% 8–20% 10%、16%、18% 7% ,3-8%
推荐使用场景 Western Blot、凝胶染色、含有去垢剂和高盐样品,非变性PAGE应用 Western Blot、质谱、翻译后修饰蛋白、稀释样品和低丰度蛋白 低分子量蛋白(小分子蛋白、多肽)、Western Blot、凝胶染色 高分子量蛋白、蛋白质免疫印迹、质谱、翻译后修饰蛋白、非变性PAGE应用
分离范围 8 ~ 260 kDa 15 ~ 260 kDa (MOPS缓冲液)
3.5 ~ 160 kDa (MES缓冲液)
2-40 kDa 30-500 kDa
适配电泳体系 Tris-Gly-SDS缓冲体系 MOPs-SDS
MES-SDS 缓冲体系
Tricine-SDS电泳缓冲液 Tris-Acetate-SDS电泳缓冲液
凝胶缓冲液体系 中性pH的Tris-HCl缓冲液 近中性pH的Bis-Tris缓冲液    
分离 时间 180V,40-60 min 150V,40~60 min 150V,40~90 min 变性:~60 min
非变性:~2~3 h
保质期 效期大约为12个月 效期大约为12个月 效期短,大约为2个月 效期短,大约为6个月
Marker 广谱型Marker 广谱型Marker 低分子量预染Marker 高分子量Marker

三、不同胶浓度对蛋白分离的影响

胶浓度主要指的是丙烯酰胺的浓度,它直接决定了凝胶孔径的大小,进而影响蛋白的迁移和分离效果。简单来说,丙烯酰胺浓度越高,凝胶孔径越小,对蛋白的阻力越大。以Tris-Gly体系和Bis-Tris体系为例,不同浓度的预制胶在蛋白分离效果上各有特点。在Tris-Gly体系中,6%的预制胶孔径较大,适合分离超大分子量蛋白复合物;而随着胶浓度的升高,如8%、10%、12%、15%、16%等,凝胶孔径逐渐减小,对蛋白的分离分辨率逐渐提高,适合分离不同分子量范围的蛋白。Bis-Tris体系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下图为Maker在不同浓度、体系中的分离表现。

Tris-Gly体系
 
Bis-Tris体系

四、不同浓度的蛋白预制胶应该如何选择呢?

凝胶浓度 最佳分离范围 特点及应用场景
6% 100 - 150 kDa 大孔径,用于分离超大分子量蛋白复合物,如DNA聚合酶等
8% 50 - 200 kDa 适合分离中等偏大的蛋白,如抗体轻重连,BSA等
10% 30 - 100 kDa 通用浓度之一,覆盖了常见细胞信号蛋白、酶和结构蛋白。
12% 20 - 80 kDa 高分辨率,适合分离中等大小蛋白,如细胞色素C,转录因子
15% 10 - 50 kDa 小孔径,用于分离小分子量蛋白和多肽
16% < 50 kDa 极小孔径,专用于分离小蛋白和多肽,条带扩散较快
4 - 15% / 通用宽范围梯度。从非常大的蛋白到中等大小蛋白都可以很好分离,适合样本复杂,蛋白分布未知的样本。
4 - 20% / 分离范围最广的梯度之一。超大蛋白(>200 kDa)到小多肽(~10 kDa)都可在一块胶上清晰显示,适合Western Blot、以及样本复杂,蛋白分布未知的样本。
8 - 16% / 专注于中等至高分子量蛋白的高分辨率分离。对于分子量在20-150 kDa之间的蛋白,其条带锐利度可能优于4-20%胶,适合Western Blot,多重内参检测。
8 - 20% / 兼顾了中等分子量蛋白的高分辨率和小分子量蛋白的分离能力

五、预制胶如何使用?

1. 从包装袋中取出 GelHP 蛋白预制胶,撕掉底部密封胶带。
2. 将预制胶安装到电泳槽内芯中。
3. 向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确保内槽缓冲液加满,外槽缓冲液至少覆盖电泳胶板的 1/3 高度,但不得高于胶板顶部。然后平行且缓慢地拔出梳子。
( 注:若加样孔倾斜,可使用小枪头、细针、溶液冲洗、梳子回填等方法轻柔调整至垂直。)
4. 使用移液器轻轻冲洗加样孔,以清除残留胶液。
5. 将准备好的蛋白样品与 上样缓冲液 按比例混合,充分混匀。
6. 使用移液器垂直且缓慢地将样品加入加样孔,避免枪头刺破凝胶或插入过深,以防胶板变形或漏液。
7. 接通电源,在预设条件下运行。当溴酚蓝指示带迁移至胶板底部或预定位置时,结束电泳。
8. 电泳结束后,取出胶板,用 开胶器 沿板侧边缘轻轻撬开,取出凝胶。
9. 凝胶可用于 考染 检测或者进行Western Blot。

六、电泳缓冲溶液的配制

为了确保电泳实验的顺利进行,电泳缓冲溶液的配制也至关重要。
对于非变性电泳,常用的缓冲溶液如下:

名称 组分 用量
5× 上样缓冲液 甘油 5 mL
溴酚蓝 25 mg
Tris Base 150 mg
去离子水( 调节 pH 至 6.8) 定容到10 mL
10× MES 电泳缓冲液
(适用于Bis-Tris体系)
Tris Base 60.6 g
MES 97.6 g
EDTA 3 g
去离子水 To 1 L
10× MOPS 电泳缓冲液配方
(适用于Bis-Tris体系)
Tris Base 60.6 g
MOPS 104.6 g
EDTA 3 g
去离子水 To 1 L
10× Tris-Gly电泳缓冲液
(适用于Tris-Gly体系)
Tris Base 29 g
Glycine 144 g
去离子水 To 1 L
 

对于变性电泳,常用的缓冲溶液如下:

 
名称 组分 用量
5× 上样缓冲液 SDS 1 g
甘油 5 mL
溴酚蓝 25 mg
Tris Base 150 mg
去离子水( 调节 pH 至 6.8) 定容到10 mL
10× MES 电泳缓冲液配方
(适用于Bis-Tris体系)
Tris Base 60.6 g
MES 97.6 g
EDTA 3 g
SDS 10 g
去离子水 To 1 L
10× MOPS 电泳缓冲液
(适用于Bis-Tris体系)
Tris Base 60.6 g
MOPS 104.6 g
EDTA 3 g
SDS 10 g
去离子水 To 1 L
10× Tris-Gly-SDS电泳缓冲液
(适用于Tris-Gly体系)
Tris Base 29 g
SDS 10 g
Glycine 144 g
去离子水 To 1 L

MCE的GelHP系列预制胶以其操作简便、重复性高、安全性好等优点,为蛋白电泳实验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通过合理选择预制胶体系和胶浓度,并严格按照使用方法和电泳缓冲溶液配制要求进行操作,可以有效提高蛋白分离的效果和实验的成功率,为后续的生物化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